夏令营结束时,我对妮妮说:“你和你妈现在应该做的,不是检讨过去,而是向前看。
你们之间的问题是,爱得太用力了。
”她瞪大眼睛看着我说:“你真神,我俩真的总是为以前的事互相道歉,然后抱头痛哭哦。
”
我对妮妮说:“妈妈的人生,不全是为了你的,你的进步,也不全是为了妈妈的。
”
她半天沉默不语。
我不知道她是不是真的懂我的意思。
如果真懂了,是悲伤还是释怀?
过去已经过去,如果真的无法一键删除,就将其暂存在尽量可以不碰到的地方吧。
我亲爱的孩子,我只想对你说,往前走,别回头。
这应该是你目前最重要的决定。
part03
比删除更好的,是继续画下去
这世界上,有很多成功的大人,他们总是想把自己的成功粘贴、复制在儿女身上,于是制造出一个又一个和妮妮一样的“问题孩子”,这种孩子最想做的事,是删除——删除所有不快的记忆、删除父母期待的“枷锁”,删除“成功”这个令他们青春作呕的词。
不是孩子们不想要成功,而是他们不想要由父母来定义什么才是“成功”。
当父母的爱带着太多的期待和要求,爱就变成了控制的代名词,让渴望自由和独立思考的孩子愈加逆反,坠入离经叛道的荆棘丛林中。
妮妮从荆棘中跌跌撞撞地走出来,身心俱伤;妈妈一路心惊胆战地守望,身心俱疲。
孩子和妈妈,共同上演了一出他们宁愿从来没有演过的青春剧,一幅幅的“剧照”成为彼此忏悔的主题。
忏悔可以成为改变的开始,但一直停留在忏悔里,人生就会“卡壳”,无法发展新的剧情。
雪漫说的没错,妮妮和妈妈都“爱得太用力”。
太用力的爱,过犹不及,没有建设性,而且会带来新的负面心理暗示,让双方都陷入“习得性无助”里。
习得性无助的说法,来自心理学家的一次实验:把小狗关在一个上了锁的密闭空间里,用电击,小狗四下逃跑,但处处碰壁。
几次之后,悄悄打开门,再用电击小狗,可怜的小狗躲在原地瑟瑟发抖,却看也不看一眼那扇开着的门——事实上,生活已经给妮妮和妈妈打开了门,能否走出来,关键在于他们能否放下过去的无助经验,积极探索新的路径。
新的路已经在脚下,妮妮可以这样开始迈出心灵的下一步: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